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十章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十章读后感500字)
前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全书描写了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儿子保尔·柯察金在苦难中成长,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杰出人物。本文将从前十章的角度出发,探讨书中所展现的炼钢过程及人物塑造。
第一章 父亲去世
第一章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两个姐姐艰难度日的情形。作者通过对母亲悲痛欲绝和生活无法自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贫苦工人阶级生存环境下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同时也预示了主人公保尔要承担起家庭重担,并为了生计而开始到厂里打零工。
第二章 进入钢铁厂
第二章描写了保尔在得到一份赚取微薄报酬的机会后进入钢铁厂工作。他在厂里的第一天因为不熟悉操作而被误解成了偷工减料,遭到领班的责骂和处罚。作者通过这个小插曲告诉读者,即使是最基础的工人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在生产中立足。
第三章 重逢
第三章是保尔与他的老同学米特卡·库兹明科重逢的故事,两人分别去了不同的学校,之后失去联系。这次重逢让保尔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库兹明科开始进入社会上层,并且重新拥有了自己属于自己父亲留下来的财产。作者通过角色之间不同命运和价值观的对比,突出表现了当时苏联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
第四章 技术学校
第四章是保尔进入技术学校后所经历的过程。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化、专业化地培训,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成为了有着更高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机修工。作者通过这段描写强调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展现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对技术人才的重视。
第五章 三个不同的人
第五章讲述了保尔遇到三个不同性格、不同境遇的人:一位生活困难但自我慰藉的工人,一位在家庭和事业上都很成功但缺乏灵魂寄托的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一位崇尚科学、独立思考却被社会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作者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反映出当时苏联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
第六章 火车头司机
第六章是保尔作为火车头司机所经历的故事。在那里他学到了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镇静和勇气,并且因为一次英勇行动而荣获红星奖章。这段描写展现了工人阶级身负重任,要有坚韧毅力和高超技能才能完成任务。
第七章 失败
第七章是关于保尔失败经历的描写。在一次修理过程中,保尔疏忽大意导致一名工人受伤,而他却被指责为责任人。这次失败让保尔深刻体验到了失落和挫败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学习、提高自己的决心。
第八章 爱情
第八章是关于保尔和茜娜·特鲁宾科之间的爱情故事。两人从互相误解到相互了解,并且在彼此帮助下共同成长。作者通过这段描写展现了苏联社会中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观、价值观以及对未来建设事业的共同期望。
第九章 斯图卡洛夫家族
第九章是关于斯图卡洛夫家族所经历的故事。斯图卡洛夫是一个工程师家庭,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尽职尽责,但由于种种原因遭受了不幸。保尔在接触并了解斯图卡洛夫家族后,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章 永别了,武器
第十章是保尔在拆毁武器工厂过程中所经历的故事。在那里他看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残酷,也深刻体会到了工人阶级为维护和平、减少战争所作出的努力。这一段描写表现了当时苏联社会对于和平、反战的呼声,以及工人阶级对于世界和平事业的贡献。
结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一个普通工人保尔·柯察金的生命历程,展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奋斗、学习、成长和胜利的精神风貌。本文从前十章角度出发,探讨了书中所展现的炼钢过程及人物塑造,并且通过角色之间不同命运、价值观和生存状态的对比,反映出当时苏联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阶级矛盾。同时也强调了技术教育对于提高工人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工人阶级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